- 发布人:罗咪咪
- 时间:2025-09-12
- 点击:1
- 来源:
“正步一响,万邦来朝;脱下戎装,仍带锋芒。”——这是邹汪平,平江职校2010级模具专业“工厂班”的学生,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仪仗标兵。从湘北小县到长安街、莫斯科红场,再到朱日和沙海,他五次走过共和国最神圣的百米甬道;从军营沙场到扶贫山坳,他百次迎接外国元首,也把致富希望送进千家灶膛。今天,让我们循着那串铿锵足音,重拾这位“五星受阅”兵王的成长坐标。
2010年,邹汪平考入平江职校模具专业并入选“工厂班”,课堂即车间,他主动投入到机床运转的“隆隆”声中,把“毛坯—精坯—成品”的三道工序写进自习本:人也一样,要一刀刀削掉惰性。所有的学生中,他训练得最为刻苦,当班主任姚文老师听到爱生在屡次大阅兵中的突出表现,回顾带他的训练点滴时,止不住动情地说:“汪平把机床当战友,铁屑最烫,他的心最热。”
绿色方阵:把军姿站成“政治坐标”
2012年冬,18岁的邹汪平过硬的身体素质让到平江选兵的首长眼前一亮,他戴上大红花,成为解放军三军仪仗的一名新兵。从到新兵连的第一天开始,他把职校带来的“0.01毫米标准”刻进日记:军姿差1毫米,形象差万里。三个月训练下来,不知磨坏了多少双胶鞋,淌流了多少汗水,他牢牢地在仪仗队中扎下了根,心中写下誓言:“让正步丈量忠诚!”
阅兵场上:把百米甬道踢成“功勋章墙”
2015年—2025年,邹汪平堪称纪录全优: 2015年9月3日,参加天安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,同期参加莫斯科红场反法西斯胜利大阅兵,个人英姿被登上俄罗斯报头版;2017年7月30 日参加建军90周年朱日和大阅兵; 2019年国庆日参加建国70周年天安门广场大阅兵,担任教练兼排头;2025年9月3 日重返天安门广场,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。家中墙上成排的勋章似乎在诉说:“这比模具的0.01毫米更精致!”
百迎元首:把礼仪动作写成“国家名片”
2013—2025年,他执行迎外任务100余次,先后为俄、美、英、法等30国元首担任仪仗司礼。整肃的军容,外国元首对护卫队队员们竖起大拇指:“Chinese soldier——perfect!”每次完成任务,他都认真地把接待任务记录下来,连成一张张特殊的“名片”。
严师匠兵:把“工序卡”搬进训练场
2019年起,邹汪平担任阅兵方阵的教练。他将“工厂班”的工序思维升级为“阅兵训练卡”:一步75厘米拆成“蹬、摆、停、稳”四工位,误差超3厘米即返工。几年来,他带出受阅队员一个接一个,训练合格率100%。队员们说:“邹教头眼里有尺,心里有国。”
扶贫山坳:把“正步精度”变成“致富刻度”
2025年3月,邹汪平退役,回到老家平江板江乡任驻村扶贫工作。“阅兵踢的是百米精准,扶贫走的是千米民情。”他走遍家乡山山水水,手绘《民情图》,心系扶贫路。
心系母校:把感恩之心融入国防情结
无论在北京还是朱日和,邹汪平始终难忘在平江职校的岁月。9.3大阅兵结束后,见到了昔日的老师一行,他动情地表示,要把母校再当实训车间,发动他昔日仪仗队的战友们一起,走进平江职校,为学弟学妹开设“正步与模具”的国防教育课,把正步动作画成“工序图”。“只要母校需要,我随时踢着正步回来!”面对镜头,他目光如炬,神情坚定。
从模具0.01到军姿的0误差,从长安街到大山深处,邹汪平用12年时间,把“大国工匠”的精度刻进“大国仪仗”的尺度,又把军人血性融入乡村振兴的温度。今天,我们为这位平江职校走出的“五星受阅”仪仗兵喝彩,母校期待你再次从阅兵场上光荣归来!